logo
焕非遗活力 谱八桂新篇

在广西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留下绚丽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区。

近年来,广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让更多非遗纳入自治区级、国家级保护名录,进入现代生活,生生不息。广西根据“合理利用”原则,在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可见度的同时,助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探索“非遗+乡村振兴”等模式,让非遗在新时代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切实做好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区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坚持“创造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助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甘霖说。

重视保护

广西积极通过立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驾护航。“十三五”以来,广西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为自治区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发展提供重要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南宁、河池、北海等市制定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柳州、桂林、河池、防城港等市制定出台了非遗保护、传统艺术保护、京族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条例,隆林、三江、恭城等民族自治县出台了非遗项目等方面的保护条例。

与此同时,广西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每年1000万元),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和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建立了以自治区政府为主导,自治区文旅厅牵头、自治区发改委等7个厅局单位参与非遗保护的联席会议制度,大大加强了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设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性保护。

广西各地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开展非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9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启(宾阳 摄)

以南宁为例,全市在深入普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共编撰24卷766.5万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字资料及电子档案,征集500多件实物,拍摄1万多张图片,制作500多张光碟,录音资料和录像资料达到3600小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此外,坚持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并重的分类保护,抢救濒危性传统剧目,扶持打造非遗产业运营基地。宾阳壮锦制作技艺、壮族刺绣、南宁生榨米粉制作技艺、壮族五色糯米饭、竹楼香糯米酒制作技艺、杨村红陶制作技艺、古岳坡民族村、多喜屋非遗集市、瑶族壁和骨伤疗法、滴水观音艾灸疗法等借助品牌化运作,在非遗创意产业道路上突显亮点。

目前,广西先后开展了8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评审,认定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14项,总数排全国第5位,其中7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认定了743名自治区级非遗人代表性传承人,其中49名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建有8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试验区”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6年11月,壮族霜降节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今年3月,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和瑶族油茶制作技艺两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由国家教科文组织选送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项目范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明年上半年有望获得通过。

广西非遗传承人集体入驻抖音仪式暨抖音宣传培训班开班仪式

加强普及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广西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创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方式,举行以“壮美广西·多彩非遗”为主题的系列非遗宣传展示和体验活动。积极推广包括戏曲、音乐、舞蹈、曲艺、体育游艺杂技等在内的传统非遗演艺活动,在文化场馆、社区、景区等区域进行常态化演出,给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精神大餐。

6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北海市政府在北海市联合开展了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广西主场城市活动暨“第二届广西非遗购物节”活动。在非遗技艺展演区域,壮族天琴艺术、京族独弦琴演奏、刘三姐歌谣、桂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接连进行展演。此外,现场还有圆竹剖丝团扇制作、坭兴陶烧制、六堡茶制作、北海贝雕制作等丰富多彩的非遗艺术精品和民族艺术精品。“我一直对广西的非遗很感兴趣,今天在现场看到了这么多非遗技艺和展品,感觉很过瘾。”湖南游客罗羽说。

广西文旅部门积极探索创新“非遗+”模式,持续举办“广西有戏”“广西有礼”“广西有味”等活动,推出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民族工艺品和民族传统美食,让广西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走进群众生活。

4月14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商务厅、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市青秀区政府、南宁市青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的“广西有礼”——广西非遗手工技艺类、老字号商品展示在青秀山友谊长廊举行。作为2021年“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浓”板块的重要活动,主办方精心选取了极具特色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参加展示。展示内容包括非遗技艺展演、非遗商品展示和非遗名录项目展示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

为了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广西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组织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术队、专家学者等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以及展会活动,推动广西非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广西民族文化品牌影响力。

青砖白墙、古色古香,走进南宁市解放路小学,一股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解放路小学拥有80多年历史,毗邻南宁市新会书院,深受老南宁的文化熏陶。新会书院作为南宁市传统戏剧传承发展基地和展示基地,经常有邕剧演出,吸引不少解放路小学学生看戏。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与解放路小学因势利导,携手组织策划了“邕剧戏曲传承”活动,普及邕剧知识,成立“小梅花”戏曲艺术团,培育邕剧新苗。

经过努力,解放路小学的戏曲节目每年都获得南宁市级中小学生艺术节的金奖,还登上了全球华人粤剧节、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大型舞台。2019年“小梅花”戏曲艺术团成员还成为东盟文化交流的“小使者”,跟随“文化走亲东盟行”访问团出访缅甸和老挝。解放路小学校长杜小鹭深有感触地说:“戏曲进入校园,不仅使孩子成为欣赏者,更成为参与者,让传统文化基因真正进入了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广西“非遗购物节”产品展销现场(杨忠钰 摄)

打响品牌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7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统筹领导下,广西文化和旅游厅作为重要主办单位连续参与举办五届“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活动。

每年活动期间,广西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项目千余场次,各族人民以最优美的民族歌舞、最丰盛的佳肴、最醇香的美酒,颂唱和展示壮美广西新风貌。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如潮水般涌入,仿佛走进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活动已成为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等于一体的盛大嘉年华。广西旅游大数据显示,仅4月14日至5月14日2021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期间,全自治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量为7393.74万人次,银联统计旅游总消费506.47亿元。

除了传统节庆不断复兴,八桂大地的传统美食小吃也重焕生机。近年来,在非遗保护发展的框架下,梧州纸包鸡、恭城油茶、南宁复记老友粉、柳州螺蛳粉、南宁生榨米粉、武鸣柠檬鸭、横县茉莉花茶、梧州双钱龟苓膏等地方老字号美食品牌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大放异彩,一起打响“广西有味”大品牌。

其中,螺蛳粉堪称广西地方美食小吃华丽转身的传奇。201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柳州市鱼峰区螺蛳粉产业园建有全国首个以螺蛳粉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近5000平方米的馆内汇聚了300余件藏品,如螺蛳化石、预包装螺蛳粉外箱、螺蛳粉食用历史餐具等。这不仅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州螺蛳粉手工技艺保护性生产示范基地,更是柳州螺蛳粉民族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对于保护民族特色和传承地方民族小吃的柳州螺蛳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更有价值的是,柳州创造性地将地方非遗产品做成了全国知名品牌。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说:“老品牌变成新网红,得益于柳州市主动顺应“互联网+”潮流,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地方小吃转型升级。”经过多年努力,柳州螺蛳粉已实现了“从小到大、从街头巷尾到袋装速食”的工业化转型,实现了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将一个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打造成为百亿元大产业,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完成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老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合浦角雕技艺是以天然牛羊的角、蹄为原材料雕刻成工艺品的传统手工技艺。角雕加工可细如发丝、薄如纸张,表面光洁,呈半透明状,飞禽走兽、鱼虾蟹等雕制品栩栩如生。“这上面的鱼鳞都是手工一刀一刀刻上去的,虾的须都是以天然牛角为原料用手工做的。”角雕非遗传承人白师傅介绍,以前不为人知的角雕,如今已成为网红产品,每次参加展销,角雕工艺品都非常抢手。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合浦角雕榜上有名。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桂林召开 (韩江 摄)

振兴乡村

深秋的中里乡,溪流潺潺,竹影婆娑,处处生机盎然。游客来到竹林深处的广西东方尚贤公司,只见非遗馆里陈列着一把把精致典雅油纸伞,美不胜收。“多亏了韦军民,给乡里带来了油纸伞和宫灯产业,让我们有机会在家门口就业,每月工资有两三千元。”在这里上班的韦志说。

韦军民是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坦阳村人,他家祖辈制作油纸伞,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韦军民大学毕业后,在苏州闯出了一片宫灯和油纸伞产业的新天地。数年前,为了带动乡亲致富奔小康,韦军民毅然选择回老家兴办企业。公司成立后,确立“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坚持“在农村建厂、招收农民工人、购买本地原材料”原则,在当地建设了2000多亩的毛竹产业园,引导农民种植1500亩毛竹,解决了当地500多名脱贫户的就业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

地处中原与岭南交汇带的灵川县,曾拥有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古村落里曾活跃着不少古作坊。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这些古村落日益老去,古作坊逐渐消失。如何将这些乡村记忆保存下来,传承下去?灵川县引入企业,投入3.5亿元,在大圩镇潮田河畔打造东漓古村景区。景区坚持“留古融新”理念,修建了200多栋古建筑,勾勒出一片古意盎然的梦境家园。景区汇聚了桂北濒临失传的桂陶坊、桂布坊、染坊、打铁铺、榨油坊、酒坊、腐竹坊等传统手工作坊,活态展示桂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打造了活色生香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基地。

东漓古村的兴建和运营,迅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推动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比翼齐飞。灵川县文旅部门负责人说:“景区提供给当地群众的就业岗位有80多人,还有320多名农民工参加项目施工建设。近两年来,共支付农民工报酬3000多万元,帮助景区周边农民人均年增收1600元以上。”

“有了旅游的带动,原本不怎么值钱的传统织绣产品卖出了应值的价钱。”河池市南丹县朵努手工坊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黎凤珍说。作为白裤瑶聚居区典型的致富带头人,黎凤珍创设的朵努手工坊通过运营白裤瑶传统服饰销售、传统服饰半成品加工、蓝染布加工与销售、土棉布加工与销售、手工艺文创产品开发、手工艺体验等项目,年销售额达到126万元,带动周边37户群众发家致富。她的工坊因此获得自治区巾帼脱贫就业基地和居家灵活就业基地的称号。

近年来,广西深入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利用,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目前,全自治区建有非遗展示中心、传承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扶贫工坊等各类非遗保护工作平台386个,其中百色市靖西壮锦厂和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获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崇左市龙州县被列入全国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县。(记者 陈自林 通讯员 李志雄 周鹏


编辑:
责任编辑:王雪儿
阅读量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