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春走基层 | 我在中欧班列当“翻译”

祖国西北边陲,风声呼啸。一列列满载货物的“钢铁驼队”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密集地驶向“国际市场”。

图为帕尔曼和同事正在工作中(陈乾 摄)

在新疆首个铁路口岸站阿拉山口站内,29岁的维吾尔族小伙帕尔曼正紧盯着电脑屏幕,一边敲击着键盘,嘴里还时不时“蹦出”几句俄语。

  帕尔曼的家就在博乐市,距离阿拉山口站只有几十公里,打小就有语言天赋的他,对俄语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时俄语是学校的时髦专业,家人也看到了家乡的发展,鼓励我考研,留在阿拉山口工作”。帕尔曼毕业后,也有更好的选择,“亚欧博览会时我也被企业邀请做过翻译,但我更看好家乡的发展”。在父母的鼓励下,帕尔曼毕业后就报考了新疆铁路,而后如愿以偿分配到了阿拉山口站工作。

图为帕尔曼正在工作中(陈乾 摄)

 在阿拉山口站,服务中欧班列运输的岗位繁多,接发列车、运输组织、货物换装等众多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帕尔曼从事着货运票据的翻译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自己就像一名信使,是传递进出口货物信息的人。

“我每天要将俄文书写的铁路国际运单翻译成中文,发货人、发站、收货人、到站、品名等重要信息必须准确,录入系统后还要逐一审核才放心”。帕尔曼翻开了办公桌上的一个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许多俄语词汇。

图为帕尔曼将俄文书写的铁路国际运单翻译成中文(陈乾 摄)

听上去容易,做起来难。运单信息全是俄文,要熟知铁路专用词汇,将到站名、货品名等翻译准确,这对于当时刚刚入职的帕尔曼来说是一大挑战。

《商贸俄语》《俄汉大辞典》等工具书在帕尔曼的办公桌上卷着边。“这是‘红花籽’和‘葵花籽’,还有‘锌精矿’和‘铅精矿’,这些词都容易搞混”。帕尔曼指着书本中的俄语词汇,口中念念有词。“像这类词不允许一点差错,错一个字都会导致货物交接不畅”。

工作4年多来,帕尔曼的笔记本上也记满了各种货物品类的俄语单词。

现如今,阿拉山口站出入境中欧班列由2013年的每月通行6至7列增加到现在的平均每天16列。列车24小时不停进出这个西部边陲车站,翻译岗位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帕尔曼也逐渐适应了三班倒的工作节奏。

现在平均每天经帕尔曼翻译的国际联运单达500份,精准翻译之余,他还协助同事与哈方沟通,处理交接车等运输组织方面的工作。

“忙起来更好,这说明我的家乡发展也越来越好了。”帕尔曼笑着说。(记者 查燕荣  通讯员 穆志鹏  陈乾)


编辑:杨玉
责任编辑:徐家昕
阅读量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