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云南嵩明:发扬“三牛”精神 耕好社会救助“田园地”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系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民政局聚焦困难救助这一“主心骨”,以为民服务为底板,创新方法为底色,开拓进取为裱框,不断绘好社会救助“新画卷”。

嵩明县民政局承担着全县三镇两街道社会救助的职责,目前全县共有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3827人。很长一段时间,层层审批、处处盖章的办理程序常常让群众办理低保感到“有心无力”。镇(街道)社会救助审批权利受限,遇急、遇难需要救助还得层层审批,救助的及时性打了折扣;党组服务意识不强,下沉调研不够深入,工作落实与群众期盼差距较大;低保公开做得不到位,群众质疑社会救助工作的公平性。民政部门致力做好事做实事,但如何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让群众不再质疑,不要再让困难群众为救助跑来跑去是嵩明县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俯下身子、拉下面子”,做为民服务“孺子牛”

迈开腿。嵩明县民政局党员转变思想,改变作风,分组进村入户,向困难群众了解家庭情况,复核社会救助措施的落实情况,陪孤寡老人唠唠嗑,拉近彼此距离,也围绕社会救助政策存在的问题敞开心扉交心谈心。党员不再只是把慰问品送到困难群众手中,而是针对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坦诚交流,交换意见。同坐一条凳子,面对面谈心,找准了问题,也为下一步怎样干开出了“药方”。2021年,嵩明县民政局党支部党员分别走访低保户400余户,超过全县低保户30%以上,为精准施保奠定了基础。

张开嘴。嵩明县民政局党支部成员走出办公室,走到了村子里,进入困难群众家里,了解到办理低保手续麻烦、镇(街道)权利受限、急难救助及时性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发现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我们要向焦裕禄学习,做群众身边‘孺子牛’,只有撸起袖子俯下身子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党史书籍学习交流会中,嵩明县民政局党组书记李映辉说道。正如此,嵩明县民政局上下凝神聚气,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如何更好地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怎样更好地改变工作方式,成为创新发展的“拓荒牛”,成为局机关每个党员干部常常思考的问题。

与困难群众家属交流并询问意见建议(张思蓉 摄)

“找准路子、改变法子”,做创新发展“拓荒牛”

尝新草。“镇(街道)社会救助审批额度有限,困难救助审批标准1000元,已经多少年没有变过,与现行实际生活水平不相符”“有时候情况紧急,但层层审批时间太长,达不到及时救助的目的”……对于基层反映的问题,嵩明县民政局在调查的基础上,决定减政放权,将3000元(含3000元)以下的临时救助及“救急难”审批权利下放到镇(街道),并允许在“救急难”时,由镇(街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救助对象的急难程度先行实施救助,再补办相关手续,保证救助及时高效。并率先在全市建立实施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预拨一定资金到各镇(街道),保证各镇(街道)随时都有3万~10万元的临时救助备用金,改变过去资金全部由局机关管理审批的情况。“在自己职责范围内把事情办好了,效率高了,为办理救助来局里催促、上访的群众少了。”说到这里,大家纷纷表达了这一看法。2021年以来,嵩明县对遭遇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家庭开展临时救助123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35.4万元,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托底保障功能。

耕新田。在低保办理过程中,由于政策吃不透,怕担责,有的村(社区)干部对于困难群众的低保申请拖延应付,长时间不给办理;有的困难群众为了办理低保跑来跑去;有的残疾人无法申请;对政策不清、办理低保难,限时办结制缺乏监管等问题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嵩明县民政局对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2020年开始,嵩明县作为全省19个“一部手机办低保”试点县之一,全面推广试点工作。“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成为办理低保新气象。通过组织开展层层培训,广泛宣传,困难群众直接用手机就能申请低保,如果不会操作,还可以请各村(居)委会社会救助协理员上门辅导,不但方便了困难群众,还对限时办结有了很好的监督。小街镇甸丰村何金霖说:“感谢‘一部手机办低保’。我家庭困难,一直想申请低保,但我母亲视力一级残疾,我因为特发性震颤疾病丧失劳动能力,行动不便,加上年纪轻轻申请低保有点不好意思,现在用手机就能申请,打消了我的顾虑,实在太方便了。”从事情的解决再到群众笑容的舒展,这其中必定离不开党员干部“拓荒牛”的精神及群众敞开心扉的支持,但如何把这股精气神保持下去,就需要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上门辅导手机办低保(廖子恒 摄)

“铆足劲子、做好里子”,做艰苦奋斗“老黄牛”

细耕耘。“社会救助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就需要我们做艰苦奋斗的老黄牛,要在长效机制、政策宣传、示范带动上下功夫,这也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这是嵩明县民政局全体党员的共识。通过“党建引领、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带头、党群互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宣传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打好社会救助的“先锋战”。在低保动态管理中,党员干部分组包镇包村,带头进村入户,宣传救助政策,精准帮扶,连续几年开展低保大清理,低保对象由原来1.3万余人缩减至现在的3447人,精准度大幅提升。发挥各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亲属是否有领取低保的排查,从源头上杜绝党员领导干部“优亲厚友”的现象发生。建立低保长期公示制度,公布举报电话,让低保公开透明,群众能及时了解本村、本组领取低保的人员名单,遇有疑问可电话举报,让“人情保、关系保”无立足空间。“根据规定,局机关只需要对基层上报的新增低保对象进行抽查。但为把这项工作做实,我们现在做到对新增对象100%入户调查。”嵩明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相关负责人说。哈前村党总支书记李学军说:“通过几轮的低保清理,我们村现在的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群众对低保不公平的质疑基本没有了。”

自奋蹄。将自身无劳动能力或因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劳动脱贫的人口全部通过社会救助进行兜底保障,确保长期脱贫,是民政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也是最难的工作。在开展“兜准、兜住、兜牢”行动中,嵩明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带队,分组进村逐户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户进行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这些困难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调研人员克服路难走、人难找的困难,做到领取低保的困难户100%走访,有些户数甚至走访两三次,只为做到全县低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兜准、兜住、兜牢”行动开展期间,全县共把329户、399名困难户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其中纳入农村低保305户、371人,纳入特困人员供养24户、28人。通过务实的工作作风,党员率先垂范,嵩明县民政局形成难事抢着干、苦事争着干、烦事找着干,甘当人民群众的“老黄牛”的局面。党员联系困难群众、自掏腰包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不管多远把流浪乞讨人员送到户籍救助站、为低保户上门办理医保……一系列行动,让困难群众看到了民政人的细心、感受到民政人的诚心。(记者 郑义 通讯员 廖子恒)


编辑:徐清子
责任编辑:杨玉
阅读量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