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打造有竞争力的板块经济优势
——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
放大 缩小

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以来,各地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三百”战略部署,对标全国百强县(市)考核指标,确立“三百”梯队,向着既定目标奋进。近日,记者就湖北县域经济发展脉络和现阶段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部署情况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

记者:请您简单回顾一下湖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脉络。

秦尊文:湖北注重抓县域经济已有20余年,早在2003年,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全国率先提出县域经济要以民营为主的“一主三化”的发展战略。2006年湖北省委下发了以“县域经济扩权强县”为中心议题的相关文件,学习推广浙江经验。因为浙江在很早就开始实行县财省管政策,每个县(市、州)的财政、投资、计划都由省里直接管控。全省对20个左右的县进行了扩权,如今的百强县都是当时的扩权县。湖北的扩权是真刀真枪地的扩权,共下放239项权限,土地、交通、税务等,都由省里直通县,大大激活了地方的经济活力,效果比较明显。从那时起,湖北省委、省政府就确立了一手抓武汉城市圈,一手抓县域经济的发展方针。

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取得了明显进步。2012年后,大冶、宜都相继进入全国百强,其中宜都从2000年全国排名第505位,跃升到2015年的第93位,再到去年的第77位。宜都的成功是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湖北实行中部崛起的真实写照。20年来,湖北也完成了“全国百强县”从无县入选到今年7县入选的伟大突破。

记者:请您谈谈现阶段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秦尊文:去年,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到任后,结合全省发展实际,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总体布局。应勇书记表示:“全域协同发展,差距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要打一场县域经济发展的攻坚战、整体战。”今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湖北立足总体布局,指导推动“十四五”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和路线图。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三百”战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相衔接。计划到“十四五”末,大冶、宜都、仙桃进位全国50强。

推进湖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狠抓“三百”战略的落实,也要抓好县域经济的“两色”战略,即特色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比如蕲春县的蕲艾文化产业,咸安区的特色病床与应急装备产业,十堰市的汽车配套产业等。这些都是特点非常突出的,产业有特色,就有生命力,就能发展起来。再说绿色发展,比如潜江市建成了“中国小龙虾之乡”、谷城县建成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县”、南漳县建设“中国有机谷核心区”等。这些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大突破口。

记者:对未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秦尊文:我认为湖北省县域经济未来的发展思路,还是要与国家大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上要有所突破。国家的大战略是要将东部沿海地区现阶段的主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作为中部及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的武汉,未来主要是承接国外以及沿海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因此县域经济除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以外,还要承接武汉的产业转移。比如洪湖、应城等县市承接了武汉转移的部分化工产业。同时,国家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中也提到了要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今后湖北县域也可以从这方面突破。具体方案除了税收分成,政府出台政策外,还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建立跨区域产业转移的利益机制。

二是要在块状经济上有所突破。也就是应勇书记讲的县域经济要形成板块发展。湖北目前县域产业还是小而散、多而杂。今后县域经济不但要有特色,还要形成板块、形成合力。要用一个、甚至几个县来做一个产业,甚至是县(市、区)与中心城市联动,协同把这个产业作大、作强,形成有竞争力的板块经济优势。比如武汉的汽车产业很大,但是在本省的配套产业发展水平很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那么今后可以通过向武汉附近周边县市发展配套产业,加强市场联动与产业联接,加强合作互动,来拉动各地经济发展。

三是江汉平原振兴的突破。作为我国历来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一直是非常富饶的。全国百强县中的枝江、宜都、枣阳也都处于江汉平原或其周边。但是作为核心区域的荆州和荆门,目前一个全国百强县都没有,这不仅是问题,也是潜在的突破点。江汉平原的核心是荆州、荆门。应勇书记十分重视江汉平原的振兴问题,今年7月14至15日到荆州考察,去了4个县,主要是看产业园区。他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企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区域强。湖北是中部之中,荆州是湖北之中,湖北要建成支点,荆州必需要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