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紧紧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持续发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上半年,肥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1.4亿元,同比增长6.1%。前三季度,肥城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7亿元、税收34亿元,均保持泰安县市区首位。
肥城精准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黄金窗口期,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支持企业加速“智改数转”步伐。截至目前,肥城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1.7%,累计培育“数字领航”企业等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15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3个、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23家。
走进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二十万吨锂电池物理法循环再生项目现场,一排排废旧动力电池整齐陈列,经过拆解、破碎等一系列工艺后,锂、镍、钴、锰等金属元素实现循环再生,锂回收率达国内顶尖水平,铜、铝等金属回收率更是提升至98%。
前不久,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新增1条1万吨/年废旧锂电池回收生产线和1条1.5万吨/年锂电池废极片回收线,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随着这两条新生产线完成调试,公司已形成年处理2万吨废旧锂电池材料及3万吨锂电池废极片材料的能力,生产效率与工艺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山东丰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仲谋说。
肥城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并非孤立存在。今年,肥城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与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联手打造百亿级钠离子电池产业集群;国内首个万吨级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项目顺利推进……如今,肥城市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共纳入企业137家。
在中电建肥城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现场,主厂房已经封顶,百余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安装与管网铺设。按照计划,明年9月这里将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独辟蹊径,利用地下近1300米深处的巨型盐穴作为天然储气库,总容量高达90万立方米,宛如在大地下埋藏了一座巨大的“充电宝”。
“我们的项目就像是一个‘电力银行’,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出来,有效平抑电网波动。”中电建肥城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经理徐荣徽说。
如今,肥城新型储能产业已从零星布局到全面起势。一系列举措,犹如在新型储能产业的版图上精心布局,加快构建起集制盐建穴、盐穴储能、多元储能、储能装备制造于一体的新型储能全产业链条。
本报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