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新闻导航

“一地多产”促增收

2025年11月27日 版次:06

云南省弥勒市巡检司镇近年来立足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将“七彩花生+N”套种模式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种植方式、强化技术支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系统性举措,实现“一地多收”,使昔日的“土疙瘩”变成“金疙瘩”。

“面对传统农业种植模式效益偏低、抗风险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巡检司镇以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为突破口,创新种植体系,通过带状复合种植、错峰压茬等新型种植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不同作物在空间布局与生长周期上的优势互补。”巡检司镇农业农村发展和财务服务中心主任白婷婷说。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巡检司镇还利用相关资金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仅完成了土地平整,还配套建设了泵站、斗渠、农渠、机耕路与水池等基础设施,有效保障了花生、辣椒等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用水需求。这些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全镇多元化种植模式的顺利推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花生+辣椒”复合种植示范中,巡检司镇通过优化作物配置比例和田间种植结构,充分发挥辣椒与花生在生长特性上的互补优势,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通过作物多样性种植增强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今年我家采用‘花生+辣椒’套种模式,花生亩产收入约4500元,加上小米辣亩产收入2800元,每亩综合收入达到7300元。”巡检司镇拖谷村村民普光文介绍。

为保障特色种植模式顺利推广,巡检司镇构建了“专业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的技术服务体系。技术指导组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点对点”指导,围绕七彩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精准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组织专题培训,目前累计推广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12项,使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30%,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花生的商品品质,实现产量与质量双提升。

“巡检司镇重点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形成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巡检司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焦琰介绍,“我们引进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品种、技术标准和产品保底收购服务;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户则按照统一技术规范进行田间管理,以此形成‘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的产业发展闭环。”

目前,巡检司镇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等举措,持续提升七彩花生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2025年,全镇七彩花生种植面积已突破6000亩,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预计可带动农户增收1600余万元。

巡检司镇党委书记木善其表示,下一步,巡检司镇将继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推动七彩花生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让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坚实的产业支撑和收入保障。

本报记者 郑 义 通讯员 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