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新闻导航

“建管运服”并重 产业攀高逐新

2025年11月27日 版次:07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浙江玉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玉环经开区”)自8月起实施“建”“管”“运”“服”四大维度的百日攻坚行动,打造“产业美、城市美、生态美、人文美”的经开区,3个月内完成投资8.6亿元,同比增速为15%,1月—10月共完成投资28.4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0%。

建成部件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玉环经开区持续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已发展成为浙江省内产业高度聚集、开放型经济活跃、区域发展带动力强劲的开放平台之一。

玉环经开区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引导传统汽摩配企业加快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转型,打造新能源整车与核心零部件基地,通过建立产品转型目录库和技术路线图,明确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轻量化部件、智能座舱等主攻方向,目前汽摩配企业新能源产品覆盖率已达56.3%。

玉环经开区依托汽摩配企业的集群优势,构建分级分类的供应链体系,重点培育3家—5家链主型企业,并借鉴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面向齿轮生产加工全流程机器人应用示范”的经验,在经开区推广“机器人+”应用标杆案例。

玉环经开区围绕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向,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建设汽车电子创新平台和智能驾驶测试场地,将引进培育一批汽车软件开发、传感器、车路协同等相关企业,构建涵盖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

打造智能装备新经济增长点

玉环市是全国知名的小型“专特精”数控机床和自动化装备生产基地,以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顺应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同时支持企业加快高速高精、多轴联动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数控机床的精度、工作效率及可靠性。

当下,玉环经开区以玉环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向硅片、光伏电池、组件及系统集成等环节延伸,打造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并布局“光伏+储能”集成系统,开发智能电网、微电网技术,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玉环经开区规划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条,吸引产业链配套企业集聚,力争到2027年实现百亿元产值目标。

玉环经开区通过培育半导体专用设备,重点打造经开区—城北片区万亩产业集聚平台,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将围绕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点环节,引进和培育一批专用设备制造企业,逐步构建特色鲜明的半导体设备产业体系。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玉环经开区全面推动水暖阀门产品从传统型向智能型升级,支持企业集成物联网技术,开发智能家居水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从“单品销售”向“系统集成”转型。经开区建立水暖阀门创新设计中心,引进工业设计资源,提升产品外观设计和人机交互体验,增强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玉环经开区实施“数字营销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改变传统外贸依赖模式。同时,玉环经开区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制造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实现按需生产,并依托“玉环水暖阀门供应链一体化创新基地”,整合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品质检测、物流配送等环节,构建产业链高效协同优化的产业生态。除此之外,玉环经开区还利用玉环眼镜零配件的产业优势,发展AR眼镜制造业,计划用5年的时间,将玉环的眼镜产业规模从目前的20亿元提升至50亿元。

玉环市委常委、副市长,玉环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詹福章表示,站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起步的关键节点,玉环经开区将聚焦优质企业引育、重大项目谋划、产业平台建设三大方向,加速打造玉环产业核心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玉环新篇章。

本报记者 曾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