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推荐 > 县委书记谈高质量发展 > 署名文章 >正文
县委书记谈高质量发展 | 马俊:以绿色转型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4-04-18 09:00:07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西峡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森林覆盖率80.35%,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南水北调中心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近年来,西峡县立足资源优势和生态功能定位,坚持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紧扣民富县强、幸福西峡工作主线,聚焦三次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持续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走出了一条“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之路。

培强特色农业,夯实产业富民支撑。西峡县立足打造全国最大的香菇出口基地、全国领先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和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定位,坚持“稳菌、固果、壮药”不动摇,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80%以上,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西峡县坚持质量强农,抓住入选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名单机遇,以绿色化、标准化、集约化为方向,以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建设为载体,以食用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猕猴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动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创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4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各2个。西峡县坚持科技兴农,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果树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河南省农科院西峡分院,建设国家级猕猴桃林木种质资源库,推广四季出菇模式、即食猕猴桃等一批新技术新品种。西峡县坚持品牌富农,建设省部共建国家级食用菌交易中心,依托猕猴桃丰收节、香菇产业大会等节会活动,持续打响西峡猕猴桃、香菇、山茱萸生态原产地保护品牌,完善农户与合作社、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双绑”机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合作社1288家、家庭农场127家,带动农户6.5万户。

加速聚链壮群,筑牢工业强县根基。西峡县围绕打造千亿级制造业强县目标,深入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通过转型与升级共同发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西峡县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坚持外引内培并重,先后招引浙江恒立、安徽富煌等上市企业,壮大特钢、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中药制药及绿色食品4个百亿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兴矿产材料2个辅助产业,形成“四主两辅”发展格局。202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西峡县加快推进百企升级,坚持抓大育小、梯度推进,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已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11家、超百亿元企业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西峡县持续提升发展能级,抓住入选国家创新型县机遇,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深化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协同,已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锚定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目标,持续加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创成省级绿色园区。

做大全域旅游,推动文旅康养融合。西峡县坚持把生态作为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持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特色名片,深入实施文旅康养融合行动,全力抓好城市文旅和乡村旅居两大板块,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老界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中原知名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西峡县强化项目塑形,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全力推进老界岭度假区服务中心、云中民宿集群、老界岭滑雪场二期等重点项目,谋划实施仲景养生小镇、垱子岭旅居小镇等项目,持续推动两家5A级景区和4家4A级景区上档升级。西峡县推进多业融合,围绕恐龙文化、仲景文化、重阳文化、屈原文化、老子文化等特色资源,大力推进文旅、体旅、康养等多业融合,培育山地避暑、研学旅行、民宿体验、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创成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4个。西峡县做实宣传推介,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围绕“春赏茱萸夏避暑,秋观红叶冬滑雪”四季旅游格局,办好紫荆花节、重阳文化节等主题活动,打响“水墨龙乡、生态西峡”全域旅游品牌、“度假养生地、南阳老界岭”康养休闲品牌、“界领华夏、美鄀西峡”文旅文创品牌。

产业强则县域强,生态兴则文明兴。西峡县将围绕争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走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打造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样板。(河南省西峡县委书记 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