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将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在保护、利用、守护黄河中,通过坚持水里的问题岸上治、打造文旅产业闭环圈、持续发展壮大培育特色产业等举措,全力以赴抓好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循化力量。”初春,对青海省循化县委书记曹良泰的采访,在高原探春花首开的黄河岸畔展开。
保护好黄河,就要坚持水里的问题岸上治
循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是全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和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也是国务院重点扶持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之一,黄河流经循化90多公里。
近年来,循化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不断巩固控煤、抑尘、减排、禁燃成果,力争空气优良率达94%以上。
曹良泰说,循化县在认真落实河湖长制中,巩固拓展黄河及其支流清水河、街子河等排污口整治成效,加快实施了东片区重点集镇污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项目,确保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以“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循化县全面落实林(草)长制,深入开展全域绿化,实施了对黄河两岸、道路沿线等区域裸露地应绿尽绿、见缝插绿,鼓励支持全民开展房前屋后、庭院绿化美化,2024年完成国土绿化6000亩。
此外,循化县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力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用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政策,积极推进风力发电、风光互补清洁能源项目,支持发展制氢储氢等清洁能源产业,探索启动近零碳村庄、社区和园区创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倡导绿色简约低碳生活方式,让百姓充分享受绿色生态带来的舒适生活。
利用好黄河,就要打造文旅产业闭环圈
循化自然景观绚丽多彩,风土人情浓郁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今后一段时期,要坚持以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利用蓝天碧水红山丹霞地貌、孟达天池、达力加山、文都古城、万佛塔等资源优势,按照“东西南北中”空间布局错落开发,适度发展黄河水上游玩等休闲旅游,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全域旅游格局,推动旅游升级、消费释放、群众增收。
曹良泰认为,循化县要打造文旅产业闭环圈,就要以“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为契机,修编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一芯一带五条线”旅游发展格局。完善“吃住行娱购游”要素,加快补齐道路交通、停车场、星级酒店等短板,精心策划红色文化游、民俗文化游、生态康养游、黄河水上游等精品线路,谋划实施黄河主题公园,开工建设波浪滩自驾车观光营地,积极打造青甘大环线“打卡地”和黄河文化“新高地”。
今年,要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办好文化旅游节、乡BA篮球赛、极限挑战赛等活动,加大黄河岸边麦田杏林、达力加山日出、清水湾等“自热”景点推介推广。充分对接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制定优惠促销策略,吸引更多游客来循,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和综合收入增速达10%以上。
守护好黄河,就要持续发展壮大培育特色产业
“围绕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立足沿黄(河)和中上部地区实际,循化县巩固发展‘一核两椒’(核桃、辣椒、花椒)为主的优势作物种植,力争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86%以上。”曹良泰对循化县特色作物种植自信满满。
曹良泰分析认为,循化县在大力发展牦牛、藏羊为主的生态养殖上,要推动50万只蛋鸡养殖国家级示范基地满产运营,草食畜饲养总量达百万头(只)。积极发展陆基冷水鱼养殖,力争一产增速达5%以上。
今年将实施孟达山2000多亩土地开发整理,发挥好吾土斯山7000多亩耕地种植效益。抓好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以“黄河彩篮”为示范带动,加快补齐精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薄弱环节,积极培育“富硒”“富硼”等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农畜产品辨识度、竞争力和附加值。
在谈到下一步打算时,曹良泰说,循化县在“收好官”“起好步”的“关键节点”,将进一步推动“一核两椒”特色作物种植扩面、增量、提效,持续扩大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培育“富硒”“富硼”等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同时,全方位提升园区管理、建设、服务、招商、融资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拉面产业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广“上海模式”,接轨市场需求,加快产业升级、品质提升步伐。(记者 申维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