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推荐 > 县委书记谈高质量发展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县委书记谈 >正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县委书记谈 | 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5-07-17 09:05:43 作者:杨波 编辑:丛伯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省阳新县坚持把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考量安排,切实找准自身定位、厘清发展路径,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坚持产业倍增,加快冲刺全国县域百强。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阳新坚持以优化营商、产业、科创生态为抓手,着力构建体现阳新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基础。完善营商生态,统筹处理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常态化开展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做实“百名干部进百企”服务,推动营商环境持续进位,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善产业生态,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推动绿色建材、品牌鞋业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以龙头牵引聚合为重点,突破性发展生命健康、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让“新树扎深根”;以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为抓手,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埋种子、育幼苗”,力争202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级。完善科创生态,主动融入全省创新协作区,促进平台共建、人才共育、产业共联,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加大科创企业梯度培育,力争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0家。

坚持能级跨越,打造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能级跨越就是要实现经济规模的大跨越、大跃升,阳新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推动阳新发展能级、开放能级、服务能级整体提升。提升发展能级,树牢项目为王、改革为要理念,创新资源招商、基金招商方法,优化招商考核方式,健全招、建、投、运全生命周期项目机制,推动招商向“签约投产”并重、建设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会战”转变;持续深化国企、园区扩权赋能、招商机制、投融资等重点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经济总量加速向700亿元规模迈进。提升开放能级,整合各类零散码头,加快构建水铁公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变“沿江腹地”为“开放前沿”。提升服务能级,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镇村延伸,每年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生态引领,打造中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阳新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协同推进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山川建设,聚力打造中三角地区休闲旅游后花园。建设美丽县城,坚持新老城区联动,实施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绿化扮靓、智慧城市四大行动,积极争创全国园林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全域推进和美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创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深入挖掘阳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底蕴内涵,持续完善产品供给、服务功能,打造一批文旅小镇、红色小镇,不断叫响阳新旅游知名度、辨识度。建设美丽山川,统筹推动鄂东南水资源配置工程、阳新三溪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网湖、王港湖等湖泊生态修复,绘就富水安澜、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动图景。

坚持实干担当,打造激情干事创业队伍。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阳新认真落实湖北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决策部署,锻造过硬作风,打造过硬队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强基提能“育精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实施干部队伍建设“上挂下派外学”行动,组织选派干部到上级部门挂职历练、基层单位实践磨炼、先进地区学习锻炼,提升干部抓经济建设、抓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争做推改革、促发展、护稳定的行家里手。对标争先“锻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以实绩考评为“赛马场”,树立“比担当拼境界、比业绩拼实干、比效能拼作风”的工作导向,营造“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的良好氛围,切实解决作风方面突出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往前赶、上台阶。严管厚爱“优环境”,在坚决打击干部作风顽瘴痼疾的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为实干者保驾护航,统筹各类考核督查,切实为基层减负,营造团结向上、宽松的工作氛围,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湖北省阳新县委书记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