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解锁罗王镇的共富“密码”
放大 缩小

“火龙果花开,清香四溢,让人惊艳;采摘火龙果,体验乐趣,令人陶醉……”占地近1000亩的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罗王镇老九庄村甘都园,300多座现代化日光大棚,蔚为壮观。走进火龙果大棚,一颗颗饱满、硕大的火龙果犹如一个个红灯笼坠在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体验、品尝。

甘都园是返乡创业青年张建磊与合伙人携手创建的,以菊城蜜瓜、火龙果、甜瓜等果蔬种植,以及新鲜果蔬包装销售为主,全面叫响“罗王蜜瓜”品牌,蜜瓜年销量750万斤,带动300人就近务工。今年,他们又引入电商平台,仅线上销售就有近150万斤。

这只是罗王镇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带火乡村经济的一个缩影。罗王镇近年来立足实际,分类施策,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标杆,力争达到“打造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带动一方经济”目的,赋能乡村振兴。

在胡寨村白皮松种植基地占地33亩的“桂园”内,种植有樟树、银杏、樱花等百余种植物。每当春天到来,园内的花束都会争先开放,宛如仙境。胡寨村通过“土地流转+资产收益+务工”的带富模式,投资4000余万元,流转土地3260余亩,栽植约87万棵白皮松,建成河南省规模最大的白皮松种植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周边不管谁,只要愿意来基地干活,我们都欢迎,女工每人每天80元,男工每人每天100元,长期务工每月3000元。”胡寨村党支部书记胡庆刚说。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罗王镇各村凭借特色优势,不断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前虫村采用芦笋套种金蝉种养模式,在80余亩芦笋地套种2000余枝金蝉卵枝,芦笋亩产收益1万余元,金蝉每亩收益在1.2万至1.8万元。张寨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运营方式,建成占地200余亩的菊花棚,引进先进菊花烘干深加工设备6台,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人均收入2500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冯庄村果蔬大棚,土山岗村仿真花生产、邱堤寺草莓种植、月林村金银花、查寨村灵芝菇等特色产业,为罗王镇乡村振兴不断蓄能,让周边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让村庄变成“菜篮子”,让村民鼓起“钱袋子”。

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王恪峰 赵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