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新闻导航

米仓山下尽翠微

2025年11月27日 版次:11

米仓山深处,溪涧潺潺映日光,云海在林梢间舒卷。东河岸畔民居掩映在藤蔓之间,鸟翼点水成涟漪,自然与人文在此和谐共鸣……如今,四川省旺苍县正以米仓山生态屏障和东河流域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的金山银山。

米仓山大峡谷满目苍翠欲滴,崖壁古树虬枝间漏下天光。深入谷中,草木清香沁人心脾,两侧山崖渐拢,有飞瀑自崖巅跌落,随风散作轻雾。潭中水石相激,清浅处可见卵石铺底,绿苔如玉,鱼影倏来忽往,美得令人流连忘返。

旺苍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唐坤介绍,四川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3400公顷,区域森林覆盖率超90%,负氧离子浓度极高,拥有大量珍稀动植物物种,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和“生态康养胜地”。依托优质生态资源,旺苍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保护提升、价值转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走出一条绿色转型之路。

目前,这一生态旅游区年均接待游客量稳步增长,带动周边超千人就近就业,全县新发展农家乐、民宿及生态商铺数百家,户均年收入大幅增加。

相较旺苍南部山水的工笔画风格,北部区域的生态变迁,更像一幅挥毫泼墨的写意长卷,焕发出坚韧而蓬勃的生机。近年来,旺苍县依托生态治理与修复,将北部部分乡镇从生态脆弱区打造为全域旅游的示范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的区域,通过“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的系统治理,实现了从“沙土飞扬”到“绿意盎然”的蜕变,坡耕地变身高标准农田,荒山荒坡建成经济林果带。

在这一转变中,生态旅游成为关键抓手。旺苍县林业部门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建成一批山体公园、森林体验基地和生态旅游线路,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绿色与旅游共赢的新路径。

如今,旺苍县正逐步发展为生态旅游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游客不仅可以领略梯田叠翠、松涛起伏的生态美景,还可以体验山地越野、生态研学、乡村民宿等新业态。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旺苍生态旅游持续拓展深化,多个自然保护地、生态景区、口袋公园和特色线路相继建成,并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创新生态产品,全面推动生态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目前,旺苍已初步构建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景区和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体系,将生态旅游发展纳入旺苍县林业和草原“十四五”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系统推进米仓山、东河等重点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同时,全县着力挖掘特色资源,通过举办“采茶节”“杜鹃花节”“红叶季”等主题活动,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的四季生态旅游品牌。

在这里,每一抹绿意都饱含生长的力量,米仓山的林涛、北部的绿野、东河的清波,共同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旺苍实践。

本报记者 戚 原 通讯员 周 俊 唐福升